一圈旅游下来,我开始思考,我们为什么会沉迷于旅游。

我觉得大部分人旅游的起点应该都是旅行团。这是最省心的途径了:不需要做计划,只要对宣传彩页满意就可以出发。团体游在智能手机并不普及的年代还是很吃香的,因为人们没有太多获取信息的手段。对于一个地方了解局限于口口相传、电视节目和旅行社的宣传。那个时候也是团体游很混乱的一个时期,宰客、强制购物等等事件可以说层出不穷。我还经历过实际行程和宣传的行程不一样的事情,结束之后举报也毫无作用。在这之下隐藏着的,还有糟糕的团餐和住宿。这些事情可以说是把出游变得毫无体验感。

让我摆脱旅行团是有很多因素的。互联网的普及和携程、去哪儿、马蜂窝这种产品的起家功不可没。不过再深入就有点跑题了,还是说回旅行本身。在抛弃了旅行社之后,我一开始的行程安排也还是效仿旅行社,即以景点为主。这种安排随着走过更多的地方而变得对我不再有那么大的吸引力。转之我会对一个城市的人文层面更感兴趣。比如他们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,和我所熟知的有什么不同。从英国回来之后,还要加上逛商场、商业区这种地方。不得不说,南安普顿城市生活的贫瘠,让我丧失了对商场的最后一点抵抗力。

我在南安普顿读了三年的书,就在“村里”住了三年。尤其是第三年最为偏僻。宿舍最近的便利店要走五分钟,并且附近只有两个酒馆和一个周末不开门的饭店。我每次去超市都得走上 15 分钟去镇上,一来一回就是半个小时。而住在这里的好处,就是出门就是一个叫 Southampton common 的大公园,顶级的绿化,有大片的草地。到了晚上,漆黑程度是能让你晚上在这个公园看见极光的那种(虽说也是因为那次极光太强了)。

南安的极光

这样的环境让我开始对越来越多的自然景点丧失了兴趣。举个例子来说,就是苏州的拙政园。这里面有水,有荷花,有亭子,有树,有景。这其实算是一个布置的很好的景点了,而且确实有很多的游客前来观光。我一圈逛下来,没有觉得这比苏州中心要多几分趣味,因为在一年的时间里,我已经习惯了 common 绿树丛生所带来的惬意,而局促地拙政园在为我带来更强烈的震撼的任务上,毫不出奇的失败了。除了拙政园之外,还有徐州的云龙湖。云龙湖就更欠点意思了。面积再打的水面,如果你想领略它的美,你只能沿着岸边走走看看。最多租个船,去水面上荡漾一下。common 就不一样了,你完全可以找一个你喜欢的位置,一屁股坐在草地上:听歌、读书或是做你喜欢的事情去放松。

云龙湖对比起西湖欠缺的,也有旅游上的开发。这也是大多数非旅游城市的问题。在旅游城市,我有很多机会对着城市、景点去拍照留念,亦或是沉浸于其中,感受它所带来的体验,感受它的不一样。所以,当一个渔村刻意的把过时的生活方式展现出来,让游客拍照留念的时候,也似乎就合理了。这,是一种对认知的冲击,也是文化的冲击。我们旅游其实就是为了寻找这种感觉,然后一次又一次的将自己置身其中。

除另有声明外,本博客文章均采用 知识共享(Creative Commons) 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 4.0 国际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。